07.14_大学小感
在学校里,想学就学,不学罢已,没人能强迫他人学习,真是舒服极了。这便是问题。
我总怀疑,中国教育是不是该多教人赚钱的方法,而非其他什么无关温饱的要紧知识。学校就像个象牙塔,说得一点都没错,所以终究还是与实际社会有所不同。一入社会,学生便开始了各显神通,有才的靠才,有财的靠财,既无才又无财的只有靠猜了。一般学校对学生灌输的金钱观念似乎很不接地气,教人要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老师对学生唠唠叨叨了十几年,当学生真要用他们讲的观念去想成一件事儿的时候,那事多半已经在黄泉路上走出一大截子了。
相当一部分人,一心想着只有挣更多的钱,才能实现脑海里曾出现无数次的某种场面,抑或是维持现状,为了挣更多的钱,只有不断的工作,不停的付出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去做一些单调无聊的机械工作,既没有时间用于自我提升,更没有太多闲暇时光用来享受生活,而拿来享受生活所消耗掉的每一分钱,都对应着曾经花时间去挣取它的每一分钟。
与其说工作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有意义,倒不如说,一旦脱离了工作,商品就不再对我们显得以前那么友好了,而我们自己只能沦落为一个自给自足、适合生活在乡村的城市边缘人中的最原始的那一类人。
挣钱确实重要,因为不光是他自身要花钱,任何与他有关系的人,在足够长的时间里,都有出现需要他开销的可能。
在学校,总有这种时候出现: 老师大都像一个个被学校套牢了的羊一样,想动,但由于脖子被绳子束缚,只能被动。稍微一想,即使是在教授知识这种神圣的地方,站在讲台上教授知识的人与那个机构也是由于形成了一种雇佣关系,签了合同,有了利益往来,才能使得知识传递到学生那里,而他们的学习目的似乎并不注重将来的被动程度如何,真是讽刺。
-于2019.07.14
Last updated
Was this help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