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ohn Mike's Article
  • Introduction
  • 一些随笔
    • 目录页
    • 2016年
      • 01.01_未曾梦想
    • 2017年
      • 06.15_一个关于没认真对待考试的梦
      • 07.11_真想撕掉那窗帘
      • 07.25_我所渴求的事
      • 07.28_美丽的遗憾
      • 07.28_不断初心
      • 08.14_成长
      • 09.14_钱途
      • 09.11_我的指南针
      • 09.18_入疆有感
      • 10.17_ Why so serious
      • 10.28_进书店
      • 10.29_读书是一件要事
      • 11.03_马哲老师与学生
      • 11.08_大学可是大好的痛苦时光
      • 11.09_关于吃苦的经验
      • 11.10_“阶级固化“了你的思维
      • 11.16_不成熟的记录
      • 11.23_注重精神的他
      • 12.05_杂乱无章的知识
      • 12.07_What if
      • 12.09_从来如此,便对么
      • 12.10_我的陋习
      • 12.14_回首往昔,我的人生充斥着耻辱
      • 12.15_审视自己的想法
      • 12.15_自圆其说
      • 12.17_你要争气
      • 12.30_一些差距
      • 12.31_对阶级的看法
    • 2018年
      • 01.01_大一上学期的总结
      • 01.01_我的颓废
      • 01.05_情呀爱呀
      • 01.13_关于复读的想法
      • 01.13_写给肯阅读的人
      • 01.18_不过如此
      • 01.20_有这样一个习惯
      • 01.22_两个Flag
      • 01.23_承认
      • 01.24_为什么要用功读书
      • 01.27_在铁轨边上玩耍
      • 01.29_2018的冷
      • 02.06_野火
      • 02.25_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 02.25_少年,你不要急
      • 03.01_又是离别
      • 03.14_来到大学后
      • 03.18_丑文
      • 03.30_终身学习
      • 04.04_为什么而写
      • 04.07_我眼中的应试教育
      • 04.08_苟思想
      • 04.09_追忆
      • 04.21_语言的无力
      • 04.22_一个关于我和朋友的故事
      • 04.24_我对2018的春节的感受
      • 04.27_江青的故事
      • 05.05_噩梦
      • 05.09_十九岁时对未来的假想
      • 05.27_闲言
      • 05.28_离死亡最近的一次
      • 05.29_关于感恩
      • 05.30_时间是苦口的良药
      • 06.17_那时我真是聪明的过分
      • 06.28_打工第一天
      • 06.29_关于写作
      • 08.09_两篇日记
      • 08.21_打工记
      • 08.28_一篇关于看完火影的日记
      • 08.30_两件往事
      • 09.27_实践检验认识
      • 10.21_杂记
      • 10.24_孤独死了
      • 11.15_看书的毛病
      • 11.15_一点胡想
      • 11.23_两面人
      • 11.30_对自己的态度
      • 12.12_自身实践是根本
      • 12.13_屏幕里的精彩
      • 12.28_他
    • 2019年
      • 01.02_ 不适的看法
      • 01.14_闷声发大财
      • 02.15_我对2019年春节的感受
      • 03.03_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想一事无成
      • 03.28_Imajine
      • 04.17_吾言吾语
      • 04.24_好好活着
      • 05.09_How time flies
      • 06.01_童年不再
      • 06.05_存在即合理
      • 06.13_骄傲的本质
      • 06.13_Diary
      • 06.20_If no if
      • 06.24_奴才与狗
      • 06.28_生活在生活的边缘
      • 07.05_生活似犯罪,写作以赎罪
      • 07.08_井与取水人
      • 07.14_大学小感
      • 07.24_彷徨
      • 08.11_One’s story
      • 08.22_持志以恒
      • 08.23_生活对我而言,每天都是动力
      • 08.25_努力前进
      • 08.26_乌合之众
      • 09.07_为年少的苦恼而苦恼
      • 09.18_我过去是,现在仍然是无产者
      • 09.27_你加油,我不了
      • 10.08_要是生活就像跑步那样就好了
      • 11.06_二十自述
      • 11.14_Some thoughts
      • 11.16_吃苦
      • 11.19_在更多时候,有制度比民主更重要
      • 12.08_Childhood
      • 12.15_Reading is cool
      • 12.17_《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 12.22_持志
      • 12.27_对生活的持久满足
      • 12.29_攀登
    • 2020年
      • 01.09_两年大学的总结
      • 01.15_铭记使命
      • 01.20_观一只猫翻垃圾桶有感
      • 02.09_静水流深
      • 03.01_Keep going
      • 03.02_持志
      • 03.07_读书使人思想上趋同
      • 03.08_时间其实是一副放大镜
      • 03.14_习惯习惯的力量
      • 04.03_短写常感
      • 04.20_今天要进步
      • 06.08_关于“我的”几点陈述
      • 06.14_当时,这就叫好
      • 07.29_ Technology
      • 08.17_凋与坪
      • Untitled
        • Untitled
      • 09.09_那年我二十一
      • 09.13_个人发展的基石
      • 09.13_求人不如求己
      • 09.25_学校学习学生
      • 09.25_韬光养晦
      • 10.10_骄傲
      • 10.12_源头活水
      • 10.14_愚蠢
      • 10.15_生活在继续,而你在倒退
      • 10.25_致路遥
      • 10.30_关于死亡的噩梦
      • 10.30_二一自述
      • 11.01_我眼中的朋友
      • 11.06_最深刻的记忆
      • 11.16_看书有什么用
      • 11.19_随时记录
      • 11.22_两种水
      • 12.09_一篇同学日记
      • 12.29_素质教育与做题家
    • 2021年
      • 01.12_Attitude is Changing
      • 01.15_When is the ready
Powered by GitBook
On this page
  • 关于复读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我的几个遗憾
  • 现在

Was this helpful?

  1. 一些随笔
  2. 2018年

01.13_关于复读的想法

关于复读

现在我开始着急了。

我有一个大胆想法:回到生源地继续参加高考,让我爸再养我半年。但态度不是很坚定,一是二次高考不一定能考出高分,对学校的选择也不明确,心里并没有很明确的目标,目标订得再高,最后还是分数说话,二是心里素质差,担心自己明明上了大学,然后又跑回去继续念高中,很不争气,很没出息,周围人总是要说很多闲话,担心我爸他沉不住这些气。

其实,我打心底还是想再读一次高三,梦想着:这一次,我一定要手持血红色彩的屠龙,一直杀到最后。

来到大学,转眼间大一上半年就快结束了,本月15号就考试。简单地讲述一下我的学习历程。我尽量写得悲壮一点,尽管我还年轻。

小学

读小学的时候,我成绩非常差,当时还不懂事(即使是现在也没有真正懂事),一心只晓得玩,小学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过后,成绩出来了,我考了164分,当时去了一所非常破烂的学校报名,我上午自己一个人去报的名,踏进那个不像校门的校门,边走边打量周遭的环境,心里面真的很不是滋味,当时吃饭听说不是用磁卡,也不用现金,而是用学校发的粮票。幸好我的伯父是开书店的,认识很多老师,他帮忙打听了一下其他学校还有无未招满的名额。所以在下午我就转学去了另一个学校——那个学校是伯父他曾经就读的中学,所以他比较放心。这可能是因为小学的我真的是太混账了吧,让家里的很多亲戚觉得这个小孩太顽皮了,不像学生,不知道用功读书。可能最主要的还是穷,养成了许多坏习惯。怎么个穷法?就是那种爸爸不给我钱花,我从来就没有过零花钱。记得有一次,爸他在给几个工人结账时说:那二十块钱就算了,不用给了。我当时听完下巴都快要掉地上了。什么?二十块钱!居然算了!我在想:爸他为什么不把钱花在我身上啊。二十块钱,对于一个08年还在读小学的我来说,已经很多了,那时我一天才几块钱,注意,这不是零花钱,只是生活费。在我读高三之前,根本就不知道零花钱和生活费的真正区别,在那之前一直是把身上可以用的钱称之为零花钱,因为这样做比较酷,这样做就可以显得自己有钱。真是幼稚。更具讽刺意义的是,上午我去报名的那个学校,在当天下午就说不办学了。真是不拍而合!辛亏我走得早,走得有目标,不然不知道会被分到哪个地方去延续我小学的那些混账做法。

初中

读初中,进入了1班。(全年级一共有10班,1-5班是实验班,6-10班是普通班,全年级最优秀的是5班,其次是2班,最后是3班和1班,之所以这里要这样说,是因为我到了高中之后,就深深地体会到了实验班和普通班的一些差别:管理制度,学习氛围,人生理想,对待生活的态度,日常交流的话题)在我读初一时,数学最差,也因此在后来被强迫叫去找班补课,然并卵,对于补课这件事,对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世界太大了,在那个地点那个时间,虽然你们坐在了同一间教室,而补完课,人家就跑去街上各种嗨,叫上朋友体验各种世间繁华,有的人就只有背着小书兜,回到家里老老实实地待在那自己狭隘的小世界,比如我。初一的时候每周都会和同学发生冲突,不服气就打呗,打不赢就找老师道歉呗。记得当时最频繁的是在一星期里和同班同学发生了三次冲突,每次都用上了手脚,然后我被通知了家长,我爸那段时间还很气愤递给我说:你再这样就不用去念书了。哎。年少无知啊!不过,在初二下学期的时候,我选择了一个好的榜样,他就是我同桌-——侯明华。当时他也就经常考班级第一,是个很中规中矩的人,人很老实,理性思维很强,当时加上补课,知道了自己与县城里的孩子有一些差距需要去填补,然后就埋头苦干吧。我经常把初二下学期的那段时间比作我中学时代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真是一个刻骨铭心的重要转折点!从初二下开始,我就每天都学啊学,晚上倒头就睡,因为不怎么用手机,学校查的严,我也懒得去“偷渡”。初三那一年可以说是过得极快,非常充实,非常踏实,在一个人的时候不会像高中那样胡思乱想太多,不会埋怨周遭环境仍是多么地不如意,尽管我很有野心,感觉自己很牛逼,很特别,和周围那些凡夫俗子是不一样的,但我从来不表现出来,甚至时常加入到他们中间去,希望人群能同化掉我的自大和浅薄,并以此期望获得凡夫俗子的乐趣。我的自大主要还是来自瞧不起那些家里本来就不富还不好好念书的人,他们的原则大致是‘’人生苦短,及时享乐‘’,相比于我那时的野心,很自然我会感到自大,那是什么样的野心?这个就很抱歉了,我没有记录下来哎。尽管我在心里很自大,但我从未说出来过。我也没有使用自己的这种自大去伤害任何人。一个在学习上真正丰收了许多的人,是不会有那些闲情雅志去搭理与自己主业相比较而显得无关紧要的事的。现在的我觉得初三的我就做到了这一点。很自然地,同许多考生情况一样,我考上了县城里的重点中学。

高中

对于高中,首先还是得说说这个学校,它的教学设备应该是全县普高重点中学中排名第二了,(这里的教学设备仅仅指高中教室里的基础设施,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除了这个几乎就没什么值得庆幸的了,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是很适合读书的,毕竟教室不差。然后老师人都还行,也有几个印象很深的老师,都不谈了,有好,也有坏。高中老师,大致就那样吧。毕竟高中生一个个的看起来跟成年人没什么区别了,老师很少再像初中老师那样一根筋咬着你“走正路”,因此,许多人不好好学,老师也不会像讨债鬼一样追着你学习。高中学习,主要是靠自觉。全靠自觉,对我而言是不可能的,班级的学习氛围非常重要。毕竟人心不是铁打的,自己的家庭又没有经历什么生死离别或伤残等重大事故,所以对于一般人哪有那种钢铁般的毅志,并且要持续三年,最起码也要持续一年(熬过高三)才行,不然很容易被劣质的学习氛围带偏,或者就像我一样,意志力不强,还常常胡思乱想,想跳学校,平白无故地想出很多关于乱七八糟的东西,结果是不了了之。不消说,我就读的是该学校的普通班,当时只差0.1分就可以进实验班,但0.1分也是分,我就这样被学校毫不留情地划进了普通班。现在回看高中,自己那时过得挺糊涂的。高一,我更像是一个励志大师,傻头傻脑的书呆子,只知道读书,然后发呆,感悟一些没经历过的屁事儿。高二、高三大致也是这样的状态吧。 在学习上,我不是很好,年级500左右的理科生,我只能排到70~120这个名次,在班上的排名就很靠前了,不过根本就没什么用,只能说是看着舒服,但也得承认,只有班排名靠前了,才好有勇气去看年级排名,尤其是针对普通班的学生。就写这么多了吧。我的高中很普通,很多经历就是这样,明明在当时是有许多牢骚是要发的,但在还没有翻过那些坎之前不能全都说出来,当翻过了这些坎,反而更喜欢沉默起来。就像2017年6月8号的那个黄昏,同学们陆陆续续地从考场静悄悄地走了出来,少有人这样呼喊着:终于解放啦!!!解放啦!!更多的人,心里其实是很有感受的,但他们就静静地走埋头走路,把那份最真的体会深藏于心。

我的几个遗憾

1.在小学升初中的时候,伯父没有联系县里的重点中学,而他的母校相当偏僻——位于离县城有十几公里的小镇里。我想他可能觉得我很容易学坏,城市确实繁华颇多,诱惑挺多的,仔细想来也有这个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麻烦,去了可能也跟不上课程进度,现在重新想一下,要是当时爸他能为我争取一下留在县城的重点中学读书,那该多好呀!我并不是完全不懂得珍惜父母和亲人为我的付出。

2.在初中升高中的时候,我没有认真去比较县上的那两所重点中学,当时其实我已经很高兴了,我爸他也很满足,可能觉得终于考上了重点中学,很不容易什么的。然后很匆忙地在根本就没真正了解学校的情况下就填了志愿。我填的是A校,当时的分数可以在A、B两个学校中选择,而就读了一段时间才发现B校的教学资源要相对优秀许多。但错过了就是错过了,选择了就是选择了。有时人生真像一道选择题。

3.在高二上学期刚开学的时候,我很想转学校。当时我的想法很简单:人生只有一次,我要去县里最好的中学去念书,把中学时代剩下的最后两年时光花在这个“县里最好的中学“身上,那样的话我对中学时代就没有任何遗憾了。高二上是我胡思乱想最频繁的时期。当时给父亲提了这个想法,很不幸,他没有说yes。原因很简单:我就读的中学已经是重点中学了,这就足够了,没有必要再去折腾转校的事。父亲当然是这样说,最根本的其实是钱的事。转校意味着花钱,还要去找关系请吃饭。而当时父亲已经在家里待了近一年了,虽然期间也有在外面东奔西跑,但始终没有去找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对他来说,能不花的钱尽量不花,能省的尽量省,再加上,正如之前说的,父亲对我而言没有太高的期望,他认为我靠自己努力能上重点中学,这就足够了,没有必要也没有那样的能力(其实是有的,只是父亲不愿去麻烦,他当时已被自己的事侵扰了快一年,对于我的高中学习生活,几乎没有过问太多,有一次考了全班第一,应该是很高兴的,我没告诉父亲,直到开家长会他自己亲自看到墙上贴的成绩单)去供我转校,去满足我的野心。当我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或者靠单纯的努力是不可能去达成自己的目的的时候,很自然地,我会想依仗自己的父母能为我做一些真正我渴望尝试的事情。不幸的是,这一次,我并没有得到没有那份外力。

现在

现在我又开始着急了。我心想:我的人生只有一次,一定不能留有遗憾,我想尝试的事,一定要have a try。我现在着急的是什么呢?我着急的是我本科就读的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简称化机)。

-2018.01.13

Previous01.05_情呀爱呀Next01.13_写给肯阅读的人

Last updated 3 years ago

Was this help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