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0_两件往事
以前,记得是小学五六年级的我,时常觉得班上戴眼镜的同学,十分洋气,且不论他多么调皮捣蛋,但只要戴好眼镜,就能变成书生那般模样,这其中的魔力令我十分羡慕。光看模样,不了解的人大概都会觉得这会是个好学生。不安分守己的我偏偏喜欢试别人的眼镜,一是稀奇,二是常常被拒绝“试”,却越搓越勇,颇有“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之意,幻想将来自己会有怎样一副眼镜。终究是心诚则灵,大概初中二年级的时候,我便成功摘得一副眼镜。起初,如获至宝,万分珍视,每每上下课便拿专用的布将其擦拭干净,用完后就轻放进盒子里,再将盒子放到课桌最里边去,藏匿起来,如此,算完。但没出一个月,眼镜于我身体便成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除非有非常之必要,我不会取下它,我也不再过多擦拭它,注意它,保护它,我就这样对它很快丧失新意。最后我终究得到了自己曾羡慕的眼镜。
以前,小学,初中,尤其是在初中的我,看见,常有一些同学不爱说话,独来独往,不苟言笑,我深知他们是能够“平易近人”的,但事实却总是看到他们有着王小波先生的那头猪的影子。他们那来源于内心深处的自律,像一台设置好目标值的机械设备,一经开始,便执着于结果,此事不成,也不遑论其他,他们那让人无法言语的沉默,像是有着圣人的智慧,能够洞察许多世事却始终克制着身体,从不多言,也从不失言,非常沉默,也非常骄傲。我天生便不属于这类人,在追求应试教育的过程中,我却不知不觉地成为了这类人,终究成为了我曾经最渴望成为的人。
-于2018.08.30
Last updated
Was this help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