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_杂记
前天得知,陀思妥耶夫斯基是自杀死的。
起初我感到高兴,不久便丧失了新知的快感。
剩下的便是对无尽的、深沉的黑夜的思想。
语言也会无用,文字着实荒诞。
读了那么多书,写了那么多文,
竟减轻不了自己痛苦的一丝一毫,
心里仍觉耻辱,活着真是恶心。
为了消除作为活人对恶的一切感受,
只有抹掉自己的存在了,
死了,就像水消失在水中。
我们每个人就如同天空中的雨水,以不同的速度和方向坠落在高山、湖泊、平原等不同地方 我们存在的意义,就是让自己明白这一切,并抓紧这时间利用好地心引力和风的便利,为自己书写一点东西。待落地之后,我们才能说空中的整个坠落过程有属于我们自己赋予的意义 。尽管大家都是朝着死亡而去的,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在飘落中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有的雨滴落地之后还能为地上的其它生物带来了养分的补充,它本身最终是消失了,但它所供养过的生物仍记得它。我觉得这颗雨滴是有价值的,因为它有社会的价值。
陀思妥耶夫斯基亲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就如同上面这颗雨滴。但这并不是讲,死后的人就会有价值,而生的人无所谓创造价值。我想讲的是这个:有价值的人,他为自己书写了一点赋予了他自己意义的东西,不论其生存时间的长短,他的价值不灭,而我眼中陀思妥耶夫斯基正是这样的人。
还有许多像他这样的人,不单单是作家。
人生不过是一场虚无,倘若因此便开始无意识的坠落,那活着就如同死亡了,即便这样描述 那觉得好死不如赖活着的人大有人在。
每个人都是第一次活,每一天都是24小时。你看,只要活着,还是有些东西是基本相同的 至于感同身受的事,只有靠自我欺骗来完成了。
-于2018.10.21
Last updated
Was this help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