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_时间是苦口的良药
昨天下午班主任叫我写检讨,犯错了嘛就写检讨。在中国教育里,写检讨书是每个不安分守己的调皮蛋都应该掌握的必要技能。但我并非调皮蛋,我其实是一个非常中规中矩的一般学生,没有超常的IQ以及不一般的EQ,出于老师这个职业的尊重,我便欣然答应了。于是乎,昨天夜里辗转反侧,久久难以入眠,首先想到的问题是,这次的检讨书到底该怎么写?是写:我和室友发生了矛盾,结果侮辱性的语言导致矛盾升级,最后引发了手脚斗争,现在我深刻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以及它的严重不应该,然后这一大堆反思自身行为的话以欺骗班主任的眼睛?还是写……
其实,在这个检讨里,我最想把老师、哥哥以及父亲对我的爱给阐述出来。这里的“爱”并非是来自某个人一瞬间的情感关怀,于我而言,它是他们对我的爱在过去时间上累积到一定程度的一个总和。通过这次手脚斗争,我真正意识到了什么是责任,以及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重要性;另外,我还感受到了来自班主任的情感关怀,而我,从小到大一直是“老师“的忠实崇尚者,在课堂上,我一般不会做不尊敬老师的事情,比如不好好听课、玩手机、吃东西以及睡觉,我是一个非常敬重老师的人。如今我给自己期许的事情有二,一是经营自己,二是学会感恩。
前几天的我心里十分不平衡,一心想要将“世界给你怎样的伤痛,你就还以怎样的伤痛”这句话变成现实,现在看来,当时的想法确实错了。
在这篇检讨里,我不再是想简单地就几天前的冲动行为充当事后诸葛亮,取而代之的是,我想讲讲与自己有关的。我自身一直存在着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不了解自己。从小到大,在家里,许多事情被父亲说死了,在学校,被规章制度说死了,在家与学校之外的地方,被人说死了。这里的“死了”不是指真的死了,而是代指“呆滞“、“刻板”、“沉闷”、“不容变通、灵活”这些冰冷冷的道断。我自己本身并没有形成什么核心价值观,也没有明确的理想目标,更不觉得自己身上会有什么非一般的特质。由于从小就生长在通过舆论的方式去道断一个人的大部分的这种环境里,导致现在的我十分反感,通过语言上的表达(而不是行为上的结果)来判断(看待)一个人的一些品质。到目前为止,我自己逐渐开始形成自己的一些用语习惯,以及专属于我个人的“固定思维”,这就意味着,在今后的生活里,我不太有可能变得非常活跃,以及完全转型成开朗外向型学生。现在的我,不再是去尝试自己没见过的新事物,取而代之的是,习惯已有的、既定的事实和场景体验,不再是去适应其他的东西,更多的是努力寻找适合自己身体和符合自己记忆的。我知道,只要我将上面的这些话讲出来,讲给父母听,讲给同学听,讲给老师听,他们就极有可能变得为我烦心,比如担心我今后的人际关系,比如担心我越来越自发地朝着不正常的道路走下去,最终走进精神病院,还比如,我会不会突然走极端了。对此,我的一个看法是:如果你不那么做,即,你把上面的那些话不讲给他们听,不让他们看到,不让他们晓得一丁点儿,他们就不会变得烦心,并且我也不会朝着他们所担忧的那个方向发展。在这里,我们确实可以说这样一句话:着急的场景舆论能把一个本来无意的人变得有意。而现在来审视自己的过去,似乎我可以作为一个很不错、目的是验证那句话的试验品,一些像不合群、孤傲、边缘人,等等这些字眼儿,最初我是不知道的,我是什么时候才知道的呢?我是在别人把它们用来修饰我的时候,才开始接触到这类阴暗灰色的词语。刚接触这些词语的时候,我想我自己并非是现在这样真的感觉自己“不合群”、“孤傲”、“边缘人”,不过后来,尤其是经过了时间的检验后,那些别人硬贴在你身上的阴暗性标签仍然没被你主动撕下,也许你只是懒得搭理这样的标签,但那群人却不这样认为,他们认为的是,你不仅外表看起来是“不合群”、“孤傲”、“边缘人”,其实你的内心也是这样的,总而言之,在他们看来,你实际的模样其实就是他们口中所定义的那样准确无误。而你,一次又一次地选择“无作为”,即不努力去摆脱别人任意对你粘贴的标签,那些人就变得越来越会标签你了,他们就像货真价实的预言家,他们先是预言你“不合群”,那时你确实不了解他们,后来他们预言你“孤傲”,你也没有吭声,再后来,他们预言你是“边缘人”,这次,你再也没有机会为自己辩护了,因为你知道的他们同样也知道,即:“没有哪个神经病人会承认自己是神经病”,尽管真实的你既非“不合群”,也并不“孤傲”,更没有摇身一变就成了“边缘人”的超能力。其实,我感觉,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实,就是因为我不够了解自己。大部分舆论,不是愚论,也是娱论,根本不应该用作为寻找自己价值、定义自身品质的标签,尤其是当,那群制造舆论的人想让你真的变成他们所预言的那样“不好”,让你真的认为自己不行、有问题的时候。
接下来就是结尾了。
我最喜欢的一段话是:
我一直在考虑一件事情,那就是、我是否对得起我所经历过的那些苦难,苦难是什么,苦难应该是土壤,只要你愿意把你内心所有的感受、隐忍在这个土壤里面,很有可能会开出你想象不到、灿烂的花朵。
至于为什么突然想引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这段话,原因不多,但不单单是喜欢,其实更想借用他的话来告诉自己:如果你真的愿意将自己过去乃至现在的遭遇视为苦难,那么,你就不能再怨天尤人,一无所成,取而代之的是,你必须具有使命感,竭尽可能地在被你视为是苦难的这片土壤里,开出花朵!
-于2018.05.30
Last updated
Was this help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