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_成长
家里边从没有谁告诉我要怎么成长,他们的知识水平都有限,而我一直在不断地自我鼓励,遇到麻烦事,先是像常人一样焦虑,然后想想我这一辈子不可能就为这一件事而耗尽所有时间,事情便过去了。
我总觉得我一直是一个活在将来的人,如果不是这样,就当下的生活而言,我很可能受不了周围的小打小闹而做出偏激甚至走极端了,也就不会有18岁的我。
我的目标简而言之就是:make a difference,即 使自己的影响力最大化(当然是积极方面的影响)。我在各种渠道时常听说到很厉害的某某,通常我都是苦笑,想到自己还有很长一条路要走(没人给我说过这些话,全是我自己脑袋里的玩意儿),我也很自卑,有自卑感确实不是什么令自己愉快的好事儿。
我觉得周围的人如果可以利用起来,那就是使他们能够打破僵局,什么僵局?其实就是重复昨天的僵局。我本身不是一个喜欢废话太多的人(尽管有时候我确实废话太多,但我始终坚信少说话是自我保护和学习的最好选择,我很希望自己少说话),说实话我自己也没底气,对于很多事都没底气,我学校外边论做事甚至比不上曾经那些在班上倒数几名的同学,我希望我能不断学习他们的可取之处(这句话其实对很多人来说是熟悉且无用的废话)。
为什么要谈这些玩意儿?鬼知道!我就是写着玩玩而已,一般我喜欢把"我"放在句子开头,这样感觉上可以强调这是"我"在说话(在对话时占有主观人称优势),是"我"的真实想法,但对于多数人,似乎男男女女中都有十分厌恶这样做的人,其实当他们(以及她们)在抱怨这样的事时,他们(以及她们)自己也在犯这种毛病,即:把"我"放到了思考的第一位,而不那么在乎别人的感受或想法,所以接受像我这样习惯以"我"字开头的一类人的,我们其实并非自大狂妄,比如我只是希望自己的声音能够被倾听,也许ta们未曾客观地想过这个问题。
-于2017.08.14
Last updated
Was this help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