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ohn Mike's Article
  • Introduction
  • 一些随笔
    • 目录页
    • 2016年
      • 01.01_未曾梦想
    • 2017年
      • 06.15_一个关于没认真对待考试的梦
      • 07.11_真想撕掉那窗帘
      • 07.25_我所渴求的事
      • 07.28_美丽的遗憾
      • 07.28_不断初心
      • 08.14_成长
      • 09.14_钱途
      • 09.11_我的指南针
      • 09.18_入疆有感
      • 10.17_ Why so serious
      • 10.28_进书店
      • 10.29_读书是一件要事
      • 11.03_马哲老师与学生
      • 11.08_大学可是大好的痛苦时光
      • 11.09_关于吃苦的经验
      • 11.10_“阶级固化“了你的思维
      • 11.16_不成熟的记录
      • 11.23_注重精神的他
      • 12.05_杂乱无章的知识
      • 12.07_What if
      • 12.09_从来如此,便对么
      • 12.10_我的陋习
      • 12.14_回首往昔,我的人生充斥着耻辱
      • 12.15_审视自己的想法
      • 12.15_自圆其说
      • 12.17_你要争气
      • 12.30_一些差距
      • 12.31_对阶级的看法
    • 2018年
      • 01.01_大一上学期的总结
      • 01.01_我的颓废
      • 01.05_情呀爱呀
      • 01.13_关于复读的想法
      • 01.13_写给肯阅读的人
      • 01.18_不过如此
      • 01.20_有这样一个习惯
      • 01.22_两个Flag
      • 01.23_承认
      • 01.24_为什么要用功读书
      • 01.27_在铁轨边上玩耍
      • 01.29_2018的冷
      • 02.06_野火
      • 02.25_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 02.25_少年,你不要急
      • 03.01_又是离别
      • 03.14_来到大学后
      • 03.18_丑文
      • 03.30_终身学习
      • 04.04_为什么而写
      • 04.07_我眼中的应试教育
      • 04.08_苟思想
      • 04.09_追忆
      • 04.21_语言的无力
      • 04.22_一个关于我和朋友的故事
      • 04.24_我对2018的春节的感受
      • 04.27_江青的故事
      • 05.05_噩梦
      • 05.09_十九岁时对未来的假想
      • 05.27_闲言
      • 05.28_离死亡最近的一次
      • 05.29_关于感恩
      • 05.30_时间是苦口的良药
      • 06.17_那时我真是聪明的过分
      • 06.28_打工第一天
      • 06.29_关于写作
      • 08.09_两篇日记
      • 08.21_打工记
      • 08.28_一篇关于看完火影的日记
      • 08.30_两件往事
      • 09.27_实践检验认识
      • 10.21_杂记
      • 10.24_孤独死了
      • 11.15_看书的毛病
      • 11.15_一点胡想
      • 11.23_两面人
      • 11.30_对自己的态度
      • 12.12_自身实践是根本
      • 12.13_屏幕里的精彩
      • 12.28_他
    • 2019年
      • 01.02_ 不适的看法
      • 01.14_闷声发大财
      • 02.15_我对2019年春节的感受
      • 03.03_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想一事无成
      • 03.28_Imajine
      • 04.17_吾言吾语
      • 04.24_好好活着
      • 05.09_How time flies
      • 06.01_童年不再
      • 06.05_存在即合理
      • 06.13_骄傲的本质
      • 06.13_Diary
      • 06.20_If no if
      • 06.24_奴才与狗
      • 06.28_生活在生活的边缘
      • 07.05_生活似犯罪,写作以赎罪
      • 07.08_井与取水人
      • 07.14_大学小感
      • 07.24_彷徨
      • 08.11_One’s story
      • 08.22_持志以恒
      • 08.23_生活对我而言,每天都是动力
      • 08.25_努力前进
      • 08.26_乌合之众
      • 09.07_为年少的苦恼而苦恼
      • 09.18_我过去是,现在仍然是无产者
      • 09.27_你加油,我不了
      • 10.08_要是生活就像跑步那样就好了
      • 11.06_二十自述
      • 11.14_Some thoughts
      • 11.16_吃苦
      • 11.19_在更多时候,有制度比民主更重要
      • 12.08_Childhood
      • 12.15_Reading is cool
      • 12.17_《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 12.22_持志
      • 12.27_对生活的持久满足
      • 12.29_攀登
    • 2020年
      • 01.09_两年大学的总结
      • 01.15_铭记使命
      • 01.20_观一只猫翻垃圾桶有感
      • 02.09_静水流深
      • 03.01_Keep going
      • 03.02_持志
      • 03.07_读书使人思想上趋同
      • 03.08_时间其实是一副放大镜
      • 03.14_习惯习惯的力量
      • 04.03_短写常感
      • 04.20_今天要进步
      • 06.08_关于“我的”几点陈述
      • 06.14_当时,这就叫好
      • 07.29_ Technology
      • 08.17_凋与坪
      • Untitled
        • Untitled
      • 09.09_那年我二十一
      • 09.13_个人发展的基石
      • 09.13_求人不如求己
      • 09.25_学校学习学生
      • 09.25_韬光养晦
      • 10.10_骄傲
      • 10.12_源头活水
      • 10.14_愚蠢
      • 10.15_生活在继续,而你在倒退
      • 10.25_致路遥
      • 10.30_关于死亡的噩梦
      • 10.30_二一自述
      • 11.01_我眼中的朋友
      • 11.06_最深刻的记忆
      • 11.16_看书有什么用
      • 11.19_随时记录
      • 11.22_两种水
      • 12.09_一篇同学日记
      • 12.29_素质教育与做题家
    • 2021年
      • 01.12_Attitude is Changing
      • 01.15_When is the ready
Powered by GitBook
On this page

Was this helpful?

  1. 一些随笔
  2. 2017年

11.23_注重精神的他

他时常对周围的人说,他是一个注重精神的人。“注重精神”这四个字让人觉得他其实不过是无能,事实上只有或只会通过说一些玄乎其玄的东西来打发时间,打发无聊的生活,他实际上是在逃避现实,以及不情愿或无能无力去迎合别人,不主动积极地参与、改变或接受当下的局面。他说自己是一个注重精神的人,倒容易让人产生他实际上是一个什么都不愿作为、只期望一味地逃避现实、面对现实生活很懦弱无能的人的想法。有人也愿意问问他是如何地注重精神,不过他自己也没什么机会去真正回答,他不过是众多读书人的一份子,他期望有人能同他说一些关于如何注重精神的话题,他说自己注重精神多数是为了让人不再问他更多,不过他又时常管不住自己,总是想要说出更多,或者这样来说,由于他自身的口拙和知识的贫乏以及有些在意对方的提问或提问者本身,便想好好生生地做出清楚的解释,但由于他的口拙,往往会说到很多主题之外的东西或者是他感兴趣但提问者觉得没多大意思的事,他讲多了会让提问者听不懂不想听,甚至他自己都不知道他在讲什么,提问者多半会失去倾听的耐心,变得不那么好奇了,便连连点头,不想再听他无味的解释,想快点结束这段自讨的无聊问题的答案。比如,你平时都干些什么啊,有什么爱好啊,有什么特别的技能啊等等,如果他的回答是看书,那么提问者多半就知道这个人是一个上进的人或者说起码他知道看书。像这样流畅的“问与答”就结束了,整个提问与回答过程大概就这样,后续就是要么说继续其他的事,要么什么都不说了,提问者不愿深入了解他什么,多数人都没那个闲情,这很正常。有时候,他觉得,不说话倒感觉充实,一开口,便沦为了自己嘴巴的阶下囚,觉得极度空虚。

在现在,其实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已经不成问题了,在这个基础上他说自己注重精神,也不全无道理,至于周围人的声音,自然是没有的,他又没什么名气,又不是神仙,他不过是很平凡的人,自然不值得他人浪费时间寻思议论。

于我而言,一万年太长,我只争朝夕。我就像一个小小的圆圈,圆圈里是我自以为认知了的东西,而等待我的,却是圆圈外的各种未知,另外,每当圆的半径增大一点的时候,我所接触到的未知之事之范围没有缩小,反而越来越大。我有极大的野心,极大的抱负,不可能做社会的顺民,过于强调精神层面的东西,必然会造成实际生活中的损失。我自身充满矛盾,容易被激化,想想自己真像一个不自觉的愤青,另外其实我又正常得要命,这样,我便称自己是矛盾的。

我不应该说这么多的,说多了就明显是故意的,仿佛笔者有意透露自己的想法,期望获得什么更大的回报。在这里,可以直接批评的是获得回报的想法是不好的,应该摒弃的。由于“没有事什么是绝对对的”不一定对,我写的东西也充满了不一定,一个人的思考本来就片面,何况我没把上述信息视作是思考的结果。

-于2017.11.23

Previous11.16_不成熟的记录Next12.05_杂乱无章的知识

Last updated 3 years ago

Was this help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