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ohn Mike's Article
  • Introduction
  • 一些随笔
    • 目录页
    • 2016年
      • 01.01_未曾梦想
    • 2017年
      • 06.15_一个关于没认真对待考试的梦
      • 07.11_真想撕掉那窗帘
      • 07.25_我所渴求的事
      • 07.28_美丽的遗憾
      • 07.28_不断初心
      • 08.14_成长
      • 09.14_钱途
      • 09.11_我的指南针
      • 09.18_入疆有感
      • 10.17_ Why so serious
      • 10.28_进书店
      • 10.29_读书是一件要事
      • 11.03_马哲老师与学生
      • 11.08_大学可是大好的痛苦时光
      • 11.09_关于吃苦的经验
      • 11.10_“阶级固化“了你的思维
      • 11.16_不成熟的记录
      • 11.23_注重精神的他
      • 12.05_杂乱无章的知识
      • 12.07_What if
      • 12.09_从来如此,便对么
      • 12.10_我的陋习
      • 12.14_回首往昔,我的人生充斥着耻辱
      • 12.15_审视自己的想法
      • 12.15_自圆其说
      • 12.17_你要争气
      • 12.30_一些差距
      • 12.31_对阶级的看法
    • 2018年
      • 01.01_大一上学期的总结
      • 01.01_我的颓废
      • 01.05_情呀爱呀
      • 01.13_关于复读的想法
      • 01.13_写给肯阅读的人
      • 01.18_不过如此
      • 01.20_有这样一个习惯
      • 01.22_两个Flag
      • 01.23_承认
      • 01.24_为什么要用功读书
      • 01.27_在铁轨边上玩耍
      • 01.29_2018的冷
      • 02.06_野火
      • 02.25_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 02.25_少年,你不要急
      • 03.01_又是离别
      • 03.14_来到大学后
      • 03.18_丑文
      • 03.30_终身学习
      • 04.04_为什么而写
      • 04.07_我眼中的应试教育
      • 04.08_苟思想
      • 04.09_追忆
      • 04.21_语言的无力
      • 04.22_一个关于我和朋友的故事
      • 04.24_我对2018的春节的感受
      • 04.27_江青的故事
      • 05.05_噩梦
      • 05.09_十九岁时对未来的假想
      • 05.27_闲言
      • 05.28_离死亡最近的一次
      • 05.29_关于感恩
      • 05.30_时间是苦口的良药
      • 06.17_那时我真是聪明的过分
      • 06.28_打工第一天
      • 06.29_关于写作
      • 08.09_两篇日记
      • 08.21_打工记
      • 08.28_一篇关于看完火影的日记
      • 08.30_两件往事
      • 09.27_实践检验认识
      • 10.21_杂记
      • 10.24_孤独死了
      • 11.15_看书的毛病
      • 11.15_一点胡想
      • 11.23_两面人
      • 11.30_对自己的态度
      • 12.12_自身实践是根本
      • 12.13_屏幕里的精彩
      • 12.28_他
    • 2019年
      • 01.02_ 不适的看法
      • 01.14_闷声发大财
      • 02.15_我对2019年春节的感受
      • 03.03_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想一事无成
      • 03.28_Imajine
      • 04.17_吾言吾语
      • 04.24_好好活着
      • 05.09_How time flies
      • 06.01_童年不再
      • 06.05_存在即合理
      • 06.13_骄傲的本质
      • 06.13_Diary
      • 06.20_If no if
      • 06.24_奴才与狗
      • 06.28_生活在生活的边缘
      • 07.05_生活似犯罪,写作以赎罪
      • 07.08_井与取水人
      • 07.14_大学小感
      • 07.24_彷徨
      • 08.11_One’s story
      • 08.22_持志以恒
      • 08.23_生活对我而言,每天都是动力
      • 08.25_努力前进
      • 08.26_乌合之众
      • 09.07_为年少的苦恼而苦恼
      • 09.18_我过去是,现在仍然是无产者
      • 09.27_你加油,我不了
      • 10.08_要是生活就像跑步那样就好了
      • 11.06_二十自述
      • 11.14_Some thoughts
      • 11.16_吃苦
      • 11.19_在更多时候,有制度比民主更重要
      • 12.08_Childhood
      • 12.15_Reading is cool
      • 12.17_《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 12.22_持志
      • 12.27_对生活的持久满足
      • 12.29_攀登
    • 2020年
      • 01.09_两年大学的总结
      • 01.15_铭记使命
      • 01.20_观一只猫翻垃圾桶有感
      • 02.09_静水流深
      • 03.01_Keep going
      • 03.02_持志
      • 03.07_读书使人思想上趋同
      • 03.08_时间其实是一副放大镜
      • 03.14_习惯习惯的力量
      • 04.03_短写常感
      • 04.20_今天要进步
      • 06.08_关于“我的”几点陈述
      • 06.14_当时,这就叫好
      • 07.29_ Technology
      • 08.17_凋与坪
      • Untitled
        • Untitled
      • 09.09_那年我二十一
      • 09.13_个人发展的基石
      • 09.13_求人不如求己
      • 09.25_学校学习学生
      • 09.25_韬光养晦
      • 10.10_骄傲
      • 10.12_源头活水
      • 10.14_愚蠢
      • 10.15_生活在继续,而你在倒退
      • 10.25_致路遥
      • 10.30_关于死亡的噩梦
      • 10.30_二一自述
      • 11.01_我眼中的朋友
      • 11.06_最深刻的记忆
      • 11.16_看书有什么用
      • 11.19_随时记录
      • 11.22_两种水
      • 12.09_一篇同学日记
      • 12.29_素质教育与做题家
    • 2021年
      • 01.12_Attitude is Changing
      • 01.15_When is the ready
Powered by GitBook
On this page

Was this helpful?

  1. 一些随笔
  2. 2018年

01.24_为什么要用功读书

为什么要用功读书?这个问题其实不用着急着回答,过上些年,待自己丧失了这段最好是用来接受教育的时光,而生活得又不很怎样时,心中自会有答案,且能做到不证自明,深刻于心。若有来生,也许你就更会晓得怎么取如何舍。不过,待到那时,最好的年头在此生已去得差不多,来生也压根儿就不会来,晓得也只是晓得罢了。

于我,还是先趁现在有闲余,先着急一下。

说明,这里不带有任何歧视色彩,不歧视任何人,一千个读者读出一千个红楼梦,读者要自明!

直接说吧。你坐过火车吗?或,你坐过飞机吗?又或则是两者皆有过之。我便属于最后者。谈谈我的感受。

火车站的候车厅:一眼望去,人多,嘈杂,乱和脏倒不很严重,他们在干什么?埋头玩手机者占多数,少数在闭眼养神,耳朵里插着两根细线,也有打电话者,但困于喧嚣,不得不以比平时高一倍及以上的分贝说些本该小声嘀咕的、很是亲切的问候语、道别语,又或则是家常闲谈的话。也有少数谈事业和谈工作的,但我大都知道那事业是怎样的事业,那工作,又是怎样的工作。一些平时听起来很有深意的话,到了这里,听起来,像是对美好的糟蹋。参差不齐的人穿着普遍性色彩的衣服,黑压压的成一片,我的眼睛只觉压抑。大都是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为了经济,选择坐火车,当然,原因多种多样,这只是其一。也有学生和青年人,有我,第一次坐火车。大部分人在闲聊,其数量明显少于那些需要靠手机来打发漫长的候车时间的人,其中青年人的行为显得格外正常和熟悉。好熟悉的场景。总结,火车站里,我听到的是嘈杂声,看到的是扯闲话的人,闭目休息的人,玩手机的人,来回踱步的人,无所适从的人,因凝视某一处过久被我视为是在发呆的人,奇怪的是没有抽烟的人。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大多数人在干什么,你可以像我这样无聊地观察一些人,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审视一下周围环境,不要理会太多人投来那异样的眼光,你不用做任何事,你也不要美其名曰观察、研究、分析,只要你是在静静地看就可以了,你会有收获的,就像我这样:收获一个认识,收获一个想法,收获一篇文章。如果是爱写人物叙述场景描述的作家来了这儿,可以说他真的要捡一个大便宜!

机场的候机室:

安静,能让一个时常暴躁不安的人静下心来看书的那样安静。少有人讲话。布景宜人。

环境服务对得起钱数(什么样的价钱对应什么样的服务,这个话尽管很多人表面不认可,在他们印象里装有许多它的反例足以用来驳倒它,我自然不作评价,但我认为,用钱数去衡量一种服务,这种手法,是专属于阔绰人的,而不像是属于像你我这样的人,除非是在你我偶尔也阔绰起来的时候,阔绰人应该是普遍认可之前那话的,我是在猜。但也可讲讲我猜的出发点:你我偶尔阔绰的时候要添置些东西,碰到平时钱数不够但想买,等凑够钱数且有较多余钱,便开始想买比之前那个略多点钱数的东西,前后两东西本质其实差不多,想法却是认为稍贵气一点的放心,图的是心安理得,钱数花得足够,似乎就得“理”了,纵是没怎么见过那东西的乞丐也会叫它好,认为那话在理,不就是这样想的吗?)。

一眼望去,玩手机的是多数,看书的人有且仅有点儿的样子,不敢过于肯定有没有、有多少。

这里多谈几点内容:

1.我一直在想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老是对有利于自己发展的事持将信将疑的态度,更有甚者自身水平不怎样,其家庭背景不怎样,但总是持有蔑视的态度,在不相上下的状况下不惜通过降低自己的个人期望、朴素自己的个人目标、简化、普通化自己的个人追求,来作贱他人的努力及参照物,以获得一种超越他人、凌驾他人之上的优越感。

这样的人,有时却是真的要想证明自己有某方面的本事,虚荣之心便开始膨胀,想要与周围人下个赌注,证明自己实力如何,颇有炫耀之意,后来若他真的去实践证明,那于他自己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关键还是在于他是否是为赌博而赌博(我称 像这样突发性地因要想在口角上证明别人是错的而日后才去做实践证明的做法 为赌博),我是希望他不是为赌博而赌博。

2.再谈学习一事,多数人羞于谈学习,认为那是不值得谈论的话题,少有谈自己的,其中偶尔出现1中所述之人。即使是谈论,大都多谈某某在某方面登峰造极,颇为了不得,我等鼠辈只感渺小,除了羡慕不再其他,总是将高人与自己过分区别开来,这样的敬畏和由衷的羡慕,其实不坏,这是对人家“高”的承认。但少有这样的人,将其用来闲话消遣,仿佛他人那不得了的成绩经你一介绍,就成了你自己的光环,“戴“在头上很是洋气,下次换人故伎重演,除了对他人成绩的晓得外,个人其实毫无长进。

3.身处在不看书的一行人里,难免遭受恶意的恭维。

比如在某个时候有人要看书,便会遭到种种虚假的称赞,言不其实的鼓励,必要时,还有不由衷的佩服,等等。这是一堆阻碍那人进行阅读的障碍物。那人若有自知之明,听了便是,不作理会,正好拿来修忍辱,此事便算完全。

此时再续机场之事,我想还是总结一番,不再与火车站所发生之事一一对应阐述,此总结便是对“谈谈我的感受”的出发点之描述,更是对文章开头两句话的一个浅答,如下:

你去火车站看看候车的是哪些人,他们大都在干些什么,他们的行李大都如何,你把那些场面,那些人物的模样及言行记好,你再去机场看看候机室的那些人是哪些人,他们又大都在做些什么,他们的模样和言行举止又是怎样的。最后再问你一句“你今后是更愿要坐火车还是要坐飞机”,不用我再过多引述,我想大家心中自有体会,自会作出最佳选择。

以上便是今日个人的一些想法,第一次坐火车确实新奇,但不论火车或飞机,于我的感受不会太积极,我更喜欢寻找不同事物间那遥远的相似性,通俗点说来仍是那不讨人欢心的四个字:不过如此。

-于2018.01.24

Previous01.23_承认Next01.27_在铁轨边上玩耍

Last updated 3 years ago

Was this help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