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_写给肯阅读的人
怎么说呢,尽管我喜欢小孩子,我自己也是从小孩子过来的,但如今,当我看到一群小孩子在街上乱串时,我知道有这样一个许多人不愿意认清的事实:多年后,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会沦为“无用之人”,他们活着,也是死的。“凭什么我们要大量制造一批迟早要被淘汰的废物?一条鱼产下几百万鱼子,被其他的水族吞噬之下,单剩下不多的几个侥幸孵成小鱼。文明人是相当值钱的动物,喂养,教养,这统统都需要巨大的耗费。为什么我们也要这样地浪费我们的骨肉呢?”在那样一群在街上乱串的小孩子里,他们各自的家长都殷切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他们心中所想成为之人,过上他们心中所想过上之生活,但事实是,这样的期望的实现既需要一定的能力,也需要一定的运气,尽管都满足了,还不知道今后会有怎样的意外。那个“意外”,对每个活着的人来说都是意外。
在有一个小孩之初,许多家长是不清楚自己到底为这个世界带来了什么,只知道ta今后会与自己产生今生无法割舍的渊源,他们也不知道自己的小孩最终长大会如何,他们只知道ta今后会年轻,会长大,会变得成熟,迟早会过上成人的生活。父母们生孩子的初衷我不知道是什么,可能是预先计划好了的,比如想体验有孩子的生机,也可能纯属一个意外,也可能只是混混僵僵地过日子,然后就多出来了一个小孩,没有计划,没有意外。但对于孩子成长的期望,我想一是健康快乐地幸福成长,二是超越前一辈的生活状态。对于一,“意外”是时时刻刻都存在的,但活得谨慎一点仍是对付它的不二法门,这是说健康,至于幸福和快乐,不消说,每个人都不可能绝对快乐,想要得正能量,只有改变自己的心态,调节自己。对于二,我想这才是“凭什么我们要大量制造一批迟早要被淘汰的废物”的根本原因。生小孩的人,根本就不愿意对着自己那如今活泼乱蹦但几年前还处于嗷嗷待哺状态的小孩说:ta将来会成为一个废物,一个完成不了自己期望的普通人,一个无法超越前辈生活状态的人,一个整日无所事事、不务正业的人,或者是,一个在人群里不怎么样在一个地方不怎么样终其一生也不怎么样的人,一个碌碌无为的人。
为什么有这些可能性,还要生呢?人活着不就是想找点事情做吗。对于孩子—自己的下一代,父母们怀有莫大的希望将其培养成人,至于他长大后究竟会有怎样的作为,这是不能预测的,或者说是难以预测的。孩子未来的生活状态无非三种情况:1.生活一般,不能算是很好,但也不很差;2.生活优、极优;3.生活差、极差。但仅仅是面对鲜活的新生命,一个年幼的孩子,谁会去想ta今后会怎样地一塌糊涂或者碌碌无为等如何,此时仅仅希望ta能实现期望一就够了。待到自己的孩子稍大一点,比如进入了学校,父母们就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早日实现期望二,怎样去实现?靠在学校里读书用功。尽管父母们知道读书并非是万能的,也有许多读书读成了书呆子,其结果对社会的发展来说毫无用处,甚至还添了不少害处,但除了读书,相较于其他,又实在是想不出有比读书更简单的、更轻松、更受社会认可和尊崇的方法了。不过,我仍不得不这样说,尽管父母们希望他们的孩子今后长大都过上他们想过上之生活,但成功的几率如同大海捞针,甚微。对我而言,父母更关心期望二能否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得到实现,而对于期望一的看重,那自然是在自己的孩子沦为了一个碌碌无为、迫于生计而奔波劳碌的人的时候和ta尚且年轻,关于未来生活的许多美好在ta身上尚且存在“发生”的可能性的时候。
这里谈到生孩子的目的,不能说是功利的,父母于孩子是真真实实的爱。对我而言,我更关心父母们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以及他们的孩子今后到底是人才还是庸才这两个问题。当然,讨论这一切的基础是满足期望一。平白无故地给自己的孩子贴上“人才”的标签,这应该是令人欣慰的,而事情不总是这样,况且“庸才”的存在占社会的大多数,“庸才”不意味着白活,不意味着没用。这一切要看对谁而言,这里说的两个“才”不过是对社会而言。一旦自己的孩子被贴上“庸才”的标签,那期望二的实现的那份希望就不得不寄托给自己的孩子的下一代,即在自己孩子的孩子那一代才有可能实现。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了,我也只能沉默不语。毕竟,这一代人的生命就父母的期望而言已经被很可惜地耗掉了。
对于有“把实现期望二的重担下放到自己的下一代”的想法的父母们,我觉得也应该分几类人来谈。一类人是他们当时确实被历史耽搁了,客观条件不允许他们去过上好日子。二类人是他们明明有机会去实现期望二,但实现的可能性全被他们用来荒废掉了,荒废了宝贵的青春,得过且过地混日子,最终剩下的只有遗憾和无奈。“阶级的跨越只靠一代人是不可能完成的,追根溯源是父辈们的不努力,让你只能走到这里。”但人活着,面对不可能之事总是会先这样想:我会不会是有可能的。正是由于人有这样的心态,许多不可能之事才得以拥有可能。正是由于美好可能的存在,父母们才愿意给这个世界一个孩子,并寄予厚望,希望ta的孩子这一代能背负起在他们那个年代本该背负的责任,能解决掉在他们那个年代因种种原因未得以解决的问题。这才是正常且合理的思维吧!
在一群小孩子面前,我不得不承认这一事实:若干年后,在这群小孩里有这些可能,有的活成了自己,超越了父辈的生活状态,有的活成了他们的父母,甚至还不如,也有的根本就没有活下去的幸运,尽管现在看到的是他们在一起游戏玩耍,看不出谁是“人才”,谁是“庸才”,但时间会告诉所有人,社会会自动地给你划分层次。
我倒是好生希望自己身边的小孩子今后全都长得俊俏,念书也用功努力,时不时我遇到他们也想苦口婆心地讲述这些,但他们懂什么,我自己也是个外行,许多事只是左右听说,并未真正经历过,这些事过早地出现在他们的童年记忆里,未尝不是一种招人厌恶的东西。对于谈关乎个人如何成长之事,我自然是没有发言权的,虽然比起他们要稍微年长一些,但也就仅此而已,许多人岁数已经不小了,相较于他们,又年长太多,不也活得一塌糊涂吗。这些东西让我自己也觉得压抑,更别说不懂事的孩子了。对于孩子,最受其父母之影响,父母若是有超前的教育意识,那对小孩来说真是难得的先天优势。
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文字呢?首先是自身经历确实有些想法,加上在周围许多人发生了变化,比如同学的变化,以及亲戚自家小孩的变化,以及许多在若干年前看起来他们家是十分景气,而如今再次回看便产生了不同以往的一些感受。这篇文字的目的何在?于我而言,写出来就已经有些大胆了,还要将它暴露在许多人面前,这就显得我更加愚蠢和浅薄了。而我,只是想提醒自己,走好自己的路。眼睁睁看着许多人被荒废,我才不要做那样的事,而能够认识到这一切,不能说是值得庆祝的,甚至,我打心底里地认为,在任何时候我都更应该像成熟的麦穗一样,越是成熟,越是应该将自己的头埋低,再埋低。
活着,真是一种荣幸,但,仅将其视为荣幸的人,活着,未尝不让人觉得这是一种浪费。
-于2017.01.13
Last updated
Was this helpful?